本报讯投资5.7亿元的北京第二大污水处理工程———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日前投入运营。这项工程将使周边9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8万居民的污水排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。
据新华社报道,为营造一个绿色大都市,从1998年至2007年,北京市政府将投入千亿元巨资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。预计在这10年内,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将占到北京GDP的4%以上。
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俞小萱告诉记者,在1998年制定的5年环境治理计划中,北京市政府决定投入466亿元资金,用于大气污染治理、水污染治理、固体废物处理和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。而在2003至2007年间,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将增加到560亿元。
使用清洁能源,如今已成为北京市的一种“时尚”,北京市已经采取了改变燃料结构、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控制等82项具体治理措施。
目前,北京市天然气供应能力已达到7亿立方米。市内近万台茶炉、2万余台大灶、近5000台燃煤锅炉全部开始使用清洁燃料。1999年北京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,淘汰了5万余辆超期使用的机动车,7.6万辆新车贴上了绿色环保标志。每天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2.1万辆出租车和公交车,也开始使用清洁燃料。
蜿蜒流过城区的几条水系,为古老的京城增添了几许灵气。近几年,北京市清淤178.4万立方米,铺设污水管线45.3公里,对城市中心水系进行综合整治。筒子河、昆玉河、长河和南北护城河等河湖水质得到根本改善,河岸边的垂柳下,又出现许多悠闲的垂钓者,河面上仿古画舫徐徐驶过,已初步实现了“水清、岸绿、流畅、通航”的目标。
来自统计部门的数字显示,1999年北京市环保投资达100多亿元,占到GDP的4.5%。通过综合整治,全市环境面貌明显改观。去年空气质量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75%,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0%,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5.8%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.3%,郊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2%。
俞小萱说,大幅度提高城市空气质量,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,对机动车排放气体采用更严格的检测标准,将是北京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。到2007年,北京市环境质量将有更大的改善,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50%,城市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,90%的污水得到处理,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将全部从市区迁出。